原料提純:筑牢鑄件品質根基
鋅合金原料中的雜質是誘發缺陷的重要源頭,提純工藝需貫穿原料篩選至熔煉全程。原料選用應優先選擇純度達標、成分均勻的鋅合金錠,避免混入銹蝕、氧化或異種金屬雜質。熔煉前需對原料進行清潔處理,去除表面油污、氧化皮等污染物,防止熔煉過程中產生夾渣、氣孔等缺陷。
熔煉階段需控制熔煉環境的潔凈度,選用專用熔煉設備,避免與其他金屬熔煉設備混用造成 交叉污染。熔煉過程中可通過添加精煉劑,吸附合金液中的非金屬夾雜物,實現雜質分離。精煉劑的選用需匹配鋅合金成分,均勻撒布后充分攪拌,確保與合金液接觸,提升提純效果。同時,熔煉時應避免高溫長時間加熱,減少合金液氧化燒損,維持合金成分穩定性。
脫氣處理:消除內部隱性缺陷
氣體殘留是導致鋅合金壓鑄件出現氣孔、縮孔的主要原因,脫氣是提升鑄件致密度的關鍵。脫氣處理需在合金液熔煉完成后、壓鑄前進行,常用方法包括惰性氣體脫氣和精煉脫氣劑脫氣。
惰性氣體脫氣時,需將干燥純凈的惰性氣體通過專用裝置均勻通入合金液底部,氣泡在上升過程中吸附合金液中的氫氣等氣體,隨氣泡逸出液面。操作中需保證氣體分布均勻,避免局部氣體殘留,同時控制通氣速度,防止合金液飛濺或二次吸氣。
精煉脫氣劑脫氣則需選擇與鋅合金適配的脫氣劑,按比例均勻加入合金液中,脫氣劑遇熱分解產生的氣體與合金液中的溶解氣體結合,形成氣泡排出。添加后需靜置一段時間,確保脫氣反應充分進行,待合金液表面無明顯氣泡逸出后再進行壓鑄。
過程協同:提升缺陷控制效果
原料提純與脫氣處理并非孤立環節,需與壓鑄工藝整體協同。熔煉后需對合金液進行溫度調控,避免溫度過高導致吸氣量增加,同時確保合金液流動性滿足壓鑄需求。壓鑄模具的排氣系統需與脫氣工藝配合,及時排出型腔中的殘留氣體,減少鑄件表面及內部缺陷。
此外,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檢測不可或缺,通過對鑄件外觀、截面及力學性能的檢測,及時調整提純與脫氣工藝參數,形成閉環控制,持續提升鋅合金壓鑄件的品質穩定性。
